2025年4月,自贡市大力开展的“读中华经典
汲取奋进力量”读书活动公布了年度推荐书目,除《尘埃落定》《我与地坛》《平凡的世界》等名家名作外,首次增设了本土作家优秀作品三部。其中,由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自贡市运动技术学院指导,自贡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兰苋、张贤丽、宋武利、卓凌叶等人编写的纪实作品《冠军从这里起飞》,记录了童玲、高敏、董超、王伟、胡亚丹、陈佳等11名自贡籍世界冠军的成长故事,探访了培养他们的母校,解码“冠军的摇篮”城市基因。
作家心愿 出书致敬冠军群体
5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中,中国跳水队运动员陈佳在女子三米跳板决赛中,以绝对优势夺冠。比赛结束后,这位土生土长的自贡妹子称想吃家乡美食冷吃兔头……
从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到北欧斯堪的纳维亚,此时距乒乓球世界冠军童玲首次(1978年)在国际比赛中夺冠已过去近半个世纪。期间,千年盐都自贡涌现出包括高敏、周义霖、胡亚丹、陈佳(跳水),颜文珍(技巧)、张世洪(技巧),董超(射击),程晖(曲棍球),尹靖(110米栏),王伟(航模)等在内的一批世界冠军,在全省21个地市州中仅次于成都,被誉为“冠军的摇篮”。

“一直以来,我们自贡的作家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把这些世界冠军的成长经历结集成书。”《冠军从这里起飞》主编兰苋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学校广播里传来童玲在世界乒乓球竞标赛上夺冠的消息,整个校园顿时沸腾起来;时间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电视机进入百姓家庭,在国际大赛中频频夺冠的高敏又成了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算起来,我和童玲还有点沾亲带故呢!”《冠军从这里起飞》策划人、作家辜义陶办公地点楼下有一面冠军墙——罗列了从自贡走出去的世界冠军;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从这里路过,时间长了难免产生想法。
《冠军从这里起飞》策划人、资深媒体人林泽全更是“蓄谋已久”。1988年,高敏在第24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跳板跳水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子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时任自贡日报记者的林泽全陪着高敏的父母,守在电视机前。
“他们当中不少人我当年都采访过,是熟悉的,有感情的。”今年已79岁高龄的林泽全参与了该书从策划、签约、采写、编辑、出版、发行的全过程,没有收取一分钱酬劳。究其原因,他表示出于对家乡的情怀,对世界冠军的敬仰以及作为一名媒体人的责任。
群星闪耀 汗水浇铸金色奖牌
2023年10月,自贡市网络作家协会和市运动技术学校签约,《冠军从这里起飞》采写工作正式启动。
兰苋、辜义陶、林泽全三人为核心组成的采访团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采访对象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高敏在北京,胡亚丹在杭州亚运会担任解说,周义霖在山东,张世洪在成都,颜文珍在广东,董超在攀枝花封闭式训练,陈佳正在国家队备战……
四川首个世界乒乓球冠军、世界乒坛史上曾经最年轻的世界冠军童玲有一句名言:“在我心里,爱祖国高于一切!”
同时她也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2024年3月,童玲作为“跑遍四川”自贡站半程马拉松比赛形象大使,回到家乡参加比赛时,被采访团队“堵”在酒店,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

自贡作家辜义陶(左)、兰苋(右)采访世界冠军童玲
作为中国女子乒乓球曾经的领军人物,童玲连续在第36届世乒赛中夺得女子单打、女子团体两枚金牌,第37届、第38届世乒赛中分获女子团体金牌。辉煌成绩背后是长时间艰辛的付出,是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童玲的乒乓球启蒙老师是自贡市业余体校教练张荣熙,他回忆当时小小的童玲一拿上球拍“就像着了魔”,其他队员休息时,仍然一个人对着墙壁练习;有次因为感冒精力不集中,训练时还摇摇晃晃摔了一跤,磕掉半颗牙。
高敏人称“跳水女皇”,职业生涯中斩获72块金牌,连续7年在世界大赛中无一败绩。鲜为人知的是她一次比一次严重的伤病:1982年肘关节骨裂,1983年肺出血,1984年耳膜穿孔,1986年肘关节脱臼,1987年手臂骨折,1990年腰伤,1991年肩伤,1992年腰伤、肩伤一起袭来。
高敏人生第一次“跳水”是在釜溪河上王爷庙对岸的白鲫滩,曾经获得重庆市游泳比赛冠军的父亲把4岁大的她扔进水里……高敏6岁时进入业余体校练体操,9岁时改学跳水时她和日后培养出周义霖、胡亚丹等世界冠军的“金牌教练”杨强有一段对话——教练:“想不想学跳水?”高敏:“要不要钱?”教练回答:“不要。”高敏说了一句:“那行!”
接下来的训练远没有对话那样轻松。高敏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跑步、压腿,上午塑体型、练力量,下午技术训练。为了压正自己的脚尖绷紧后的幅度,常痛得她直掉眼泪。
“独腿枪王”董超3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左腿,但他不向命运低头,用奋斗改写自己的人生,先后在全国以及国际赛事上夺得60余枚金牌,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浸满了汗水。技巧世界冠军张世洪在第六届技巧世界杯赛(1987年)一举囊括全能、单套全部3枚金牌。
有一次,父母到业余体校探望张世洪时,闻到他身上“臭烘烘的”好几天没洗澡。一番询问后才得知,原来张世洪在训练中擦伤了后背,伤口和衣服已经粘连在一起了……
值得一提的是,退役后的张世洪还用业余时间发明了7项节能减排专利技术,并将专利转化为产品后的200多万元收益,捐献给自己工作的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用于改善训练和办公条件。
薪火相传 揭秘城市精神密码
“如果说自贡是‘冠军的摇篮’,那么檀木林小学就是出冠军的窝窝!”林泽全在《4位世界冠军从这里起飞》一文中,对这片先后培养出童玲、颜文珍、周义霖和王伟等世界冠军的沃土进行了深度挖掘。
世界冠军的成长和母校密不可分,他们大多从学校校队或业余体校起步,接受训练。在《冠军从这里起飞》一书中,通过回溯冠军们曾经就读的学校,探寻其科学的培养机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分别是:自贡市檀木林小学、自贡市塘坎上小学、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自流井光大街小学、自流井育英小学、富顺县东湖小学、大安区广华山小学、自贡市解放路中学、自贡市第四中学、自贡市第二十八中。
2025年1月,《冠军从这里起飞》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作为爱国励志读物,以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的辅导读物,该书目前已摆上了新华文轩书店和金钥匙书店的书架。“五一”小长假期间,主编兰苋接受自贡融媒记者采访时形容,这本书就像是自己精心呵护下慢慢长大的孩子。
“《哪吒》尽管是一部动画片,但我觉得是拍给成年人看的;《冠军从这里起飞》这本书,从一开始我就打算写给中小学生看,所以写作上使用了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争取让学生们看得明白、悟得透彻。”兰苋目前是自贡市第三十四中学一名政治老师,他认为现在的学生特别需要这些世界冠军展现的吃苦耐劳拼搏精神,相信榜样的力量,才有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不少人看过这本书才知道,原来除了童玲、高敏,自贡还走出了这么多世界冠军!”兰苋介绍《冠军从这里起飞》不仅突出地方体育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成果,还将个人奋斗与国家荣誉紧密相连,让读者感受冠军背后的拼搏精神与时代价值,助力传承优良体育传统与家国情怀。他表示增强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正当其时,希望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达成共识,上下一心,这是一座有着冠军基因的城市,更是培育精神火种的熔炉。
放眼生机勃勃的自贡,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已建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8所、篮球特色学校10所、排球特色学校5所、阳光体育示范校14所、足球特色幼儿园15所;建有体育场地3200余个,场地面积340万平方米;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上万名,常年参与体育锻炼居民超过了300万人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